自金融危機弱化美元強勢地位至今,匯率風險已是不少義烏外向型企業(yè)的心頭大患。然而,記者調查發(fā)現,被不少媒體及專家看好的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卻暫遭企業(yè)冷遇。面對匯率風險,這些企業(yè)是否只能付之一嘆?
故事:
1美元貶0.12元 他損失數十萬美元貨款
做了多年外貿生意,對匯率波動,義烏揚成進出口有限公司負責人劉天真已變得非常敏感。因為在這方面,他吃過一些虧。
最近一次是今年9月,美元對人民幣曾出現過一星期內連續(xù)貶值的情況。“我記得當時人民幣對美元的價格從6.8貶到了6.68。”他說。
當時,劉天真正在和幾位分別來自西班牙、美國、韓國等地的客戶做生意。貨已發(fā)出,但受上述因素影響,這幾筆生意所涉及的數十萬美元貨款,客商拖著沒有給他打過來。
客商的理由很明確,美元不斷貶值,意味著他們需要用更多的錢才能支付貨款,而這些貨在他們國家的售價又難以提高,一旦支付貨款就等于要承受匯率波動帶來的虧損。
“對這種情況,我和客商都很頭痛。”劉天真說,很多義烏企業(yè)和外貿公司都面臨著類似的匯率風險,更讓人無奈的是,他們暫時無法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案。
聲音:
美元對人民幣貶至6.5 出口中東會很艱難
和劉天真一樣,來自也門的外商阿巴斯對人民幣匯率走勢十分關注。他的外貿公司主營業(yè)務是為中東的客商采購義烏商品。對他而言,要是人民幣不斷升值,越來越多的中東外商可能不再到中國進貨,那么他的公司也就沒了生存空間。
他將自己在中東的外貿市場簡單劃分成兩個區(qū)域。第一個區(qū)域主要由巴林、卡塔爾、科威特、阿聯酋、阿曼、沙特、約旦等國組成,第二個區(qū)域由也門、敘利亞、埃及等國組成。
前者國民生活水平高,貨幣也相對強勢。后者各國經濟相對落后,貨幣也相對弱勢。在貿易方面,前者對廣東及義烏的中高端產品有較大需求,而后者更偏好低端產品。
阿巴斯憑借多年的貿易經驗告訴記者,要是美元對人民幣貶值到6.5,義烏對后者各國的貿易就幾乎無法開展了。要是人民幣在此基礎上繼續(xù)升值,其他中東各國的對義烏商品的需求量也會大幅減少。
顧慮:
跨境人民幣結算 遠水能否救近火?
為更好地解決跨境貿易中的匯率問題,早在去年4月,國務院常務會議就決定,在上海和廣州、深圳、珠海、東莞等城市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。此后,浙江成為第二批試點。
義烏對外貿易發(fā)達,擁有進出口權生產貿易企業(yè)2000余家,與212個國家和地區(qū)有直接貿易往來。去年,義烏外匯結匯量超過150億美元。諸多媒體認為,義烏將受惠于該試點的開展。
然而,昨天記者從義烏一些金融機構獲悉,真正到他們那里辦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企業(yè)并不多。
另外,10月1日,《境外機構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管理辦法》開始實施,但直至最近,中國銀行義烏支行才開立了金華地區(qū)首個人民幣NRA賬戶(境內銀行為境外機構開立的境內外匯賬戶)。
大多數外向型企業(yè)為何暫時對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不“感冒”。“這和遠水救不了近火的道理是一樣的。”義烏一位企業(yè)主說,“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從長期看確實是好事情,尤其是對中國企業(yè),因為隨著人民幣國際地位的提高,以后越來越多的外商愿意使用人民幣結算,企業(yè)的國際結算將變得很便利,匯率風險也會降低。但是,就現在而言,一方面美元仍然是全球貿易通用貨幣、部分國家沒有形成相對較好的人民幣市場,另一方面,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對外商帶來的好處不太明顯。因為如果人民幣繼續(xù)升值,那么外商本國貨幣,尤其是那些盯牢美元波動的貨幣,仍然會貶值,這意味著他們仍要承受匯率風險。”
支招:
有話語權、有外派公司較適合跨境人民幣結算
“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從試點開展到取得良好效果,確實是一個較長的過程。”義烏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國際結算專家告訴記者。
根據現階段的情況,她表示,如果一家本地企業(yè)在國外設有子公司或關聯公司,將很適合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,因為這樣不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規(guī)避匯率風險,更可讓其國際結算變得十分便利。
她還認為,義烏企業(yè)要想在結算方式上取得決定權,還得在跨境貿易中掌握話語權。這個道理其實很淺顯。比如,某種大型的機器設備只有意大利企業(yè)能生產,義烏企業(yè)若對此有需求,只能從他們那里進口。理所當然,貿易的話語權掌握在意大利企業(yè)手中,他們便有權決定雙方貿易以什么樣的形式進行結算。也就是說,若義烏企業(yè)能夠有強大實力并在對外貿易中掌握話語權,便可嘗試主動改變跨境貿易的結算方式,繼而規(guī)避匯率風險。
她相信,隨著人民幣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,企業(yè)自身的不斷轉型升級,因美元貶值帶來的匯率風險將逐漸趨于可控。